【江西】匠心筑坦途 携手奏强音——抚州东外环高速公路总承包建设纪实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1-13 作者:
初冬的暖阳静静地温暖着赣抚大地,经过项目建设者数载餐风露宿、匠心打磨的抚州东外环高速公路,在2019年收官之际,穿山跨河蹁跹而来,清丽姿容恣意绽放。它的建成,不仅为抚州增添了新的地标和风景线,提升了城市品位,同时对于抚州凝聚内外,借力蓄势,拉大城市框架,加强昌抚一体化建设,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充分发挥总承包优势无缝衔接提升管理效率
为优质高效地推进项目建设,抚州东外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勇于创新,因地制宜地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建设模式,2017年7月,由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组成联合体参与竞标并中标。
在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的管理模式下,抚州东外环项目在制度设计上努力完善优化,在管理手段上努力化繁为简,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推行制度创新、工艺改进、工法创新,提升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整体品质。
为实现总承包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有效控制,总承包项目经理部成立了“品质工程”创建推进领导小组,贯彻落实《抚州东外环高速公路创建品质工程实施细则》。设立了“抚州东外环混凝土结构物外观质量创优”办公室,对混凝土结构物的外观质量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混凝土结构物的外观质量。
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发挥管理体系优势,建立关键人员的岗位工作规范,明确岗位责任人质量记录档案,实现质量责任可追溯。施工过程严格执行工序自检、交接检、专检的“三检制”。积极、广泛开展质量创优活动,对工程分项最终质量及各工程项目的施工工序进行全部、全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控制。
践行匠心聚力创新攻坚克难锻造品质工程
项目建设过程中,抚州东外环项目办在坚持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夯实基础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管理理念、技术工艺、装备设施的创新,助推品质工程建设。
在管理手段上,通过采用新技术打通从一线操作与远程监管的数据链条,实现各业务环节的智能化、互联网化管理;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行试验室数据实时上传、混凝土参数实时监控、现场施工质量远程监控;与科研机构合作引进“智慧工地云平台”建设,解决传统工程施工管理困境。
在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上推陈出新。路面一分部全线引进数控全自动钢筋笼滚焊机,该设备采用预设参数、机械作业、一次焊接成型,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加工速度快、质量稳定可靠、占用场地小等特点。项目还先后创新采用了“二氧化碳保护焊”、“固定圆管三角形楔块”、“整体智能数控弯曲机”、“自动除尘雾炮机”等新工艺、新经验。
此外,项目建设管理者以打造示范梁场推进“品质工程”创建为目标,高标准建设全封闭车间式梁场。梁场通过BIM技术管理、VR安全体验技术、互联网远程视频监控、二维码技术管理等手段,实现信息化管理。
抚河大桥的成功架设是抚州东外环高速公路建设砥砺前行、铿锵奋进的缩影。抚河大桥桥梁上部结构形式复杂多样,基本涵盖了国内中小跨径所有钢结构形式、桥面预制板类型多、数量大、全桥8种类型共760块板,从设计到施工都是首次尝试。
为使钢梁保质保量按时供应架设,项目部科学施工,统筹安排24小时轮班作业。大桥建设过程中,承建大桥的二分部引进超声波成孔质量检测仪,对抚河大桥桩基进行成孔质量检测,将检测情况转化为客观的数据和图形,使把控桩基质量有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使灌注桩的质量得到了保障。
坚守生态环保底线行稳致远奏响发展强音
在打造品质工程的同时,抚州东外环项目努力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注意公路线形走向与地形、环境等外部因素相协调,公路绿化景观与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相融合。抚州东外环总包项目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理念,做到边施工、边防护、边绿化。项目参建各方扎实履行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守住绿水青山,让周边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
工程建设过程中,抚州市交通局牵头,联合水利局、高新区环保局等环保和执法部门多次对拌合站搬迁工作、王安石特大桥水上施工情况进行监督执法、现场办公,防止水源污染。
在王安石抚河特大桥桩基施工过程中,为防止产生的泥浆排入抚河中造成水体污染,三分部将利用完后的泥浆集中抽出至泥浆池,掺加酸性化学物质降低泥浆pH值防止泥浆碱化土壤,并码砌土袋防止泥浆外溢,有效控制了泥浆污染。
项目注重把工程建设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变临时便道为永久道路,高标准修筑、加宽、硬化施工便道,沿途还设置了齐全、规范的标识标牌,使其成为一条条高标准的“村村通”公路,改善造福周边民众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