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乐平分局1人获全省记大功奖励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5 作者:
近日,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和《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扶贫办公室关于在全省事业单位集中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奖励工作的通知》文件,经评选,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办公室决定给予19个集体和45名个人记大功奖励。其中,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乐平分局副局长、乐平市十里岗白塔村驻村第一书记董征入选记大功个人名单。
在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董征带领驻村工作队1000多个日夜奋战后,白塔村集体年收入从2017年5万元提升到2020年30万元,贫困群众人均收入从3000元提升到1.5万元,白塔村红糖厂、白莲加工厂相继建成,原来参差不齐的农田,如今发展成产业综合示范园。
重拾旧业迎接美好生活
50多岁,1.5米个头的程菜珠是白塔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年前,曾在白塔村及周边村庄上门理发,赚取微薄的收入,但钱少辛苦,他便外出务工。随着年龄增长,已经适应不了流水线工种,他又返回到破旧的家里,回到家后不仅瓦房倒了,至今还未娶妻,程菜珠开始自暴自弃,手里只要有一点钱就去买酒喝,一醉他便“六亲不认”,四处寻衅滋事,成了人见人厌的酒虫。
董征多次上户找其谈心,帮助其树立信心。两年来,程菜珠把酒瘾戒了,重拾旧业,在新房子里开理发店。程菜珠开始忙碌起来,每月收入近千元,越干越有劲头。
土法制糖熬出甜蜜“糖村”
从2017年7月驻村以来,为让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董征积极寻找产业发展道路,结合白塔村传统种植方式,试种植了20亩茅蔗。2018年,白塔村创办了乐平市路与白专业种植合作社,并注册了红糖商标“路与白”。
为专业化转型制红糖,董征又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成员四入浙江省义务市学习土法制糖经验,并聘请浙江义供红糖企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通过十多道工序,九连环锅熬煮,生产出纯手工制作、无任何化学原料添加的天然绿色食品,2018年红糖销售总额突破20万元,2019年和2020年红糖销售总额均达到25万元以上。
借助“路与白”红糖产业,发放贫困户务工工资2万多元,实现贫困户年均分红款800元左右,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脱贫。
这种模式兼顾产业发展、文化传承、贫困帮扶于一体,走出了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发展路子。
种莲剥莲幸福连连盛开
红糖厂做得风声水起,“不分安”的他,又开始折腾起白莲种植,想方设法带领更多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董征提出了种植和加工白莲子的产业发展思路,并以村集体的名义统一流转耕地,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产业扶贫路。
2019年3月,白塔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150亩白莲,收获的莲子经过加工后,1万多斤成品白莲一经上市便销售一空,全年白莲纯收入达10余万元。这不仅提高了村集体收入,部分农户还获得了每年400元每亩的租金,每天有50元至150元不等的务工收入。2020年白莲销售总额近50万元。白莲种植为村民发放工资40余万元,增设用工岗位2400余人次,发放贫困户务工工资4万余元,户均年分红增收800元左右。尝到了甜头的他们,把白莲产业推广到了全镇8个村、4个分场,共种植1200亩。
今年67岁的贫困户余柳根是受益者之一。因为身患癌症,干不了重体力活,与老伴生活非常艰苦。这两年他们在白莲加工厂抽莲心,一天能赚100元左右。他家近两年务工收入、产业分红和其他收入均有2.4万元。
除种植白莲外,董征还引进了浙江相关企业并成立乐平市龙峰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投资300万元种植100亩有机葡萄。2020年,沿着莲田又投资40多万元建了一条360米长的紫藤走廊,紫藤花开时节,紫藤花开,如梦如幻,浪漫的花廊,吸引了周边县市游客前来游玩,日接待游客达600人次。
白塔村不断扩大土地流转,形成白莲和葡萄种植、加工、销售、观光、采摘为一体的产业链,带旺乡村人气,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通过白莲产业、葡萄产业、龙虾产业、紫藤走廊,促白塔旅游发展。如今的白塔,一望无垠的白莲随风摇曳,清香阵袭,莲花田与新房子错落相间,展现出一幅秀美乡村图。大批游客慕名前来旅游,白莲产业给白塔发展带来了活力。(洪满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