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启动“家乡情·幸福路”建设“四好农村路”典型事迹宣传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5 作者:
福建启动“家乡情·幸福路”建设“四好农村路”典型事迹宣传活动。(东南网记者 冯川叶 摄)
东南网4月23日讯(记者 冯川叶) 4月23日上午,“家乡情·幸福路”——福建省暨福州市建设“四好农村路”典型事迹宣传活动在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正式启动。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在今年4-6月举行“家乡情·幸福路”——福建省建设“四好农村路”典型事迹宣传活动。活动采取建设成效宣传与典型事迹宣传相结合等方式,推出全省十大典型事迹,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心、更加支持我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凝聚方方面面的合力,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农村交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当好先行。
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是著名的侨乡,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海外乡亲就开始捐资修建元载路,迄今共投入约2.9亿元修建了26条道路,其中乡贤、海外侨胞捐资达3266万元。该村乡贤林圣仁说,村里的路修好了,环境也焕然一新,乡亲们的获得感得到了提升,同时乡亲们爱路、护路的意识也逐步提升。
记者了解到,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9.3万公里,80%陆域乡镇实现30分钟内上高速。“十三五”期间,福建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投资349亿元,建设改造1.2万公里,建成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1380公里,小康路、致富路越修越多、越走越宽。建制村实现100%通客车,村民们“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成为现实;建成了200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县、乡两级物流节点覆盖率达到100%和91.3%,“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的交通运输富农兴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显著提高。福建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福建先行路径”,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首创的农村公路路长制、灾毁保险等创新机制,被交通运输部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村公路智慧管理、乡村道专管员制度、乡镇运输综合服务站建设、农村客运小型化运营等鲜活经验,被多个省份借鉴。
福建选树了26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7个县(市、区)获评全国示范县,晋安区鼓宦线被评为首批“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全省实现了“市市有示范县、县县有示范乡、乡乡有示范路”目标。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