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粤港澳!广西首条“双八高速”诞生记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发布时间:2024-01-06 作者:佚名
岑溪至大新公路横县至南宁段(以下简称南横高速)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年)》“横9”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公路网规划》G0412深圳至南宁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位于南宁市境内,起于横州市马山镇,止于邕宁区蒲庙镇,是广西首条一次性建成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公路。
南横高速南乡互通。
南横高速主线全长111.673公里,设计行车速度120km/h,桥梁比12.53%,共设百合、横州、南乡、飞龙、中和、刘圩、邕宁东7个收费站和那阳、飞龙2对服务区。南横高速的建成,将有效缓解泉南高速(南宁市段)与广昆高速(横州段)的通行压力,南宁市区到横州将由2小时缩短至1小时内,有利于发挥高速公路对沿线资源开发、乡村振兴、交旅融合的促进作用,对于提升北部湾城市群融合发展水平、强化南宁辐射带动作用、深化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均具有重要意义。
以简洁的设计
打造绿色之路
南横高速设计以简洁、低碳为原则,设计中充分注入“永临结合”理念,便道、临电设计与永久工程相结合,充分利用项目永久用地设置梁场等临时建筑,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对基本农田的占用。边坡防护以植草防护为主,景观设计以绿城南宁为出发点,建设了一条“生态路、景观路”。
南横高速路面。
路线设计
南横高速在设计选线上以“土石方平衡、减少基本农田占用、减少工程规模”为原则,以初步设计线位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对可能优化的段落进行现场踏勘、工程技术经济比选、组织方案会审并经外部咨询专家论证,最终确定优化方案。经优化后的线位较初步设计减短路线长度257m,平面最小半径由1320增大至1800m,最大纵坡由3%减缓至2.5%,改善了线型,提高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
桥梁设计
沙坪河特大桥全长1487m,主跨258m,采用双塔斜拉桥,上跨Ⅰ级航道平陆运河,是全线最为重要的控制性工程。设计团队从一开始就定下了结构安全、造型美观,绿色低碳的设计原则。沙坪河特大桥主塔采用简洁明快的门型塔造型,既能充分融入周围环境,又能形成驾驶者视觉上的冲击。同时,主塔等截面设计极大优化了施工流程,有利于减少施工污染,促进绿色桥梁的顺利施工。沙坪河特大桥主梁截面采用混凝土π型梁型式,与主塔造型相得益彰,同时又兼具施工便捷,低碳环保的特点。建成后的沙坪河特大桥宛如一道飞虹矗立于大河之上,守望着过往的车辆和船只,诉说着壮乡大地的桥梁佳话。
边坡防护设计
南横高速边坡防护设计以“安全、可持续、绿化、经济”为原则,全线边坡实现了绿化全覆盖,减少了挡土墙、浆砌片石等圬工结构的设计,使施工工艺更加简洁,助力绿色公路建设。
以高效的组织
打造守约之路
南横高速。
· 统筹谋划,为高效办理后续手续提供条件
项目启动前,项目公司组织设计单位、第三方设计咨询、地方专家及施工单位进行详尽的设计规划,反复研究比选确定合适的地理位置、道路布局选线和施工简单质量可控的标准化设计,有效避免了后续的手续办理问题。
· 超前策划,高效沟通与协调
项目建设之初,项目公司聘请各专题单位、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授课,制定工作方案,定期召开前期工作专题会议,明确各专题、用地预审、用地报批、施工许可等前期依法合规手续办理各阶段的前置条件、要求、对接部门及时间节点。
· 精细管理,快速推进项目进度
项目建设阶段,项目公司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制定各阶段征拆、关键节点目标,明确责任人和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严格按照规定要求逐一完成落实,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与纠偏,防止因管理及资源问题导致项目延误。
· 精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项目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运用信息化技术,优化质保资料、计量等,实现无纸化办公,优化手续办理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料与现场同步、现场与计量同步,基本实现“交工即竣工”的目标。
以优质的管理
打造品质之路
南横高速以创建“百年品质工程”为要求,以标准化管理为纲领,以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保障,通过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稳步推进品质工程打造。
南横高速。
1
安全管理方面
立足“两个根本”、坚持“两个至上”,统筹安全与发展,实现项目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
2
质量管理方面
推行工程质量网格化管理,采取正反面质量观摩会的形式,强化荣辱感,将质量管理与综合考评挂钩,为南横项目打造品质工程的质量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绿色环保方面
遵循“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三全”原则,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覆盖到公路建设中的方方面面,实现项目“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友好、景观优美”的建设目标。
4
创优方面
项目开工至今累计获2023年度广西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2023年度自治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2022年度中国中铁安全标准工地、2022年度中国中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等荣誉32项。
以创新的思维
打造科技之路
为了发挥技术专家的先锋模范作用,项目成立“创新工作室”,致力于解决项目投资控制、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开展设计优化、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QC攻关、创新发明、“五小”活动等,积极开展学习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总结;同时,通过名师带徒等活动,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引导青年技术人员以名师为榜样,不断钻研专业技术,为优质高效建成南横项目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沙坪河特大桥。
开展“高速公路投建营一体化模式”研究
组织相关人员对南横项目全周期、全要素、全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提炼,对高速公路投资建设管理模式进行运用分析,打造了一套符合实际、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
开展“振动搅拌技术在高性能沥青混合料中的开发应用”
使得沥青混合料拌和更加均匀,更加密实,可以在降低沥青混合料油石比的同时提高其路用性能,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
开展“高路堤自适应变形协调层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
从高路堤三向变形入手,研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高路堤稳定和变形的影响,开发高路堤稳定和变形协调及路面开裂防治技术,形成技术标准,指导新建及改扩建高速公路高路堤变形稳定控制及路面裂缝防治。在提高路堤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同时,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开展沙坪河特大桥桥梁检监测一体化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传统桥梁检测手段效率低,难以检测及不易到达的部位多、智能化程度低等痛点,研究快速化、非接触和智能化检测技术及装备,研究应用视觉图像等新技术的桥梁病害检测技术,提升桥梁结构信息化、智能化检测能力和水平,及时发现桥梁运维期存在的问题,助力桥梁结构安全运维。
供稿|广西中铁南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原文链接:http://jtt.gxzf.gov.cn/xwdt/zwxmtxx/t1779967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