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出炉!广西7个案例上榜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发布时间:2023-12-23 作者:佚名
日前
经过项目征集、专家评审、展示公示等程序
首届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推选展示活动结果出炉
广西7个案例上榜
本次活动由中国交通报社与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联合主办,旨在体现公路交通在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重要贡献,展示各地因路而富、因路而兴、因路而美的创新实践成果。
广西十佳案例风采展示
首届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十佳案例
广西毛南山乡举族振兴“康庄路”
303省道环江下南至车河公路1标段(简称环车1标)自建设以来,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加强企地共建,无偿投入约42.7万元的材料、设备进行道路硬化和毛南文化宣传,助力当地文化振兴。
在环车1标建设过程中,项目积极开展“非遗”文化宣传、文化下乡、捐资助学、爱心助农、爱心义购、就业扶助等,设身处地为毛南族文化振兴和文化产业发展搭台子、铺路子、架梯子,为打造、宣传“世遗环江·多彩毛南”民族文化品牌贡献国企力量。目前,毛南族原生态歌舞已多次走出国门,受邀到德国、泰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演出。
环车1标的建成打破了阻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山乡发展的深山屏障,助力毛南族经济社会迅速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让沿线2万毛南群众贫穷不复返,毛南不再难。
申报单位: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公路+旅游”融合发展十佳案例
359国道雷平至明仕田园景区段
大新公路养护中心对6.15公里的359国道雷平至明仕田园景区段提升改造完成后,带动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交通网络逐步完善,“醉美边关风情旅游线路”初步成形,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
项目升级后, 明仕村农家乐由原来的5家发展至目前的85家,可同时接待2000多人入住、5000人就餐,为当地提供387个就业岗位。2022年,明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交通的带动,让越来越多村民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群众就业有保障,生活品质节节攀升,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速。
申报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公路养护中心
208省道富丹路
近年来,广西208省道富丹路沿线的红水乡融合本土传统文化,打造了以苗族文化为主题的观光茶园、生态园,积极融入元宝山旅游区,将特色茶叶产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红水乡渐渐成为融水县旅游名乡。
道路交通提级改造在有效提高通行能力的同时,也为融水县富丹路片区乡镇的招商引资带来了巨大商机,对促进当地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传播特色民族文化和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受益群众达25万人次。
申报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中公路发展中心
“公路+农业”融合发展十佳案例
广西平南至武宣高速公路
项目增设二进二出ETC收费车道,增加可供三轮车、农用车运输果蔬的便民通道,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北区约9万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条件,打造了周边乡村农副产品进服务区、进高速的品牌亮点,为促进周边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项目建成后,贵港市平南县至来宾市武宣县的车程由原来的2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惠及沿线及周边10个乡镇100多万群众。项目建成通车以来,项目主线双向断面日均车流量可达6000余辆次,极大促进了沿线两市三县的景区人流,增加当地旅游收入。
申报单位:广西平宣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打造“便利店+乡村振兴”消费帮扶综合体
旅岛公司便利店“线上线下,路内路外”相结合的消费帮扶成效显著。自2019年9月,旅岛便利店乡村振兴农特产品销售专区上架销售至今,农特产品销售金额超4000万元。通过开展“凌云活泉”“螺蛳鸭脚煲”等产业合作,进一步解决了村集体经济长期以来收入途径单一的问题。
旅岛公司大力打造“便利店+乡村振兴”消费帮扶综合体,实现59对服务区乡村振兴农特产品销售专区(柜)店全覆盖,销售140家广西乡村振兴特产、名优特产企业的特色产品,在助力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服务群众美好出行、弘扬民族文化中彰显国企担当。
申报单位:广西旅岛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有限公司
“公路+文化”融合发展十佳案例
荷美覃塘壮美公路
贵港公路发展中心在209国道覃塘段公路养护大中修建设过程中,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乡村振兴发展需求,量身打造了以提升公路“设施美”“路域美”“绿化美”“服务美”“文化美”“精神美”等“6个美”为核心的“荷美覃塘壮美公路”。
在观景台设置中,贵港公路发展中心注重凸显荷美旅游文化元素,并利用便民候车亭、景点入口、地市交界处等地带,增设文化宣传栏,加大旅游文化宣传力度,多层次、多角度展示“荷美”文化,进一步激活荷花经济,让209国道覃塘段成为贵港市覃塘区的乡村振兴路、产业振兴路、群众幸福路。
申报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公路发展中心
大瑶山“红途织梦”公路项目
大瑶山“红途织梦”公路项目从建设伊始就利用当地红色文化和布努瑶民俗风情,推进公路文化建设。
项目利用边坡打造“山水大化 美食之乡”景观展示墙,在公路沿线装饰红色文化图画、增设红色文旅雕塑,在沿河路段建设公路文旅驿站、打造民俗码头路域景观。如今,通过这条公路,历史和现实融汇于红水河畔,红色印记和当代文旅交融互通,幸福和振兴之花在红土地上盛开。
申报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公路发展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公路养护中心
来源:“中国交通报”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jtt.gxzf.gov.cn/xwdt/zwxmtxx/t1767931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