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交工海通公司:创新引领 探索绿色养护新路子
来源: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发布时间:2023-12-17 作者:佚名
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微表处施工全过程环保、自主研发的PRE高性能元金属涂料……江西交工海通公司始终将绿色、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养护全过程、全环节,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养护技术,探索出低消耗、高效能、高质量的绿色养护新路子。
“热再生小火车”:跑出绿色低碳“加速度”
在杭长高速德昌段热再生施工现场,一台台明黄色的“沥青热再生列车”一字排开,伴随着阵阵热浪和隆隆轰鸣缓缓向前推进。在设备的后方,一条新路在蓝天青山白云的映衬下,如同卷轴画一般徐徐展开。这是江西交工海通公司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低碳节能养护技术的一道风景线。
再生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养护技术,就地热再生技术(简称HIP)是热再生技术的一种,铺设路面时,不需要将旧路面“扒去”,就可以直接原地换上“新颜”。该公司组建就地热再生小组,从多个施工项目反复实践探索中形成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经验。
据就地热再生负责人吴凡介绍:“就地热再生施工速度为每分钟2-3米,并且采用了高效环保的热风循环技术,节省了30%的燃油消耗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大幅降低了能耗。与传统工艺相比,就地热再生工艺实现了旧沥青混合料的100%循环利用,大大地减少了石料、沥青等资源的开采、加工和使用。热再生施工时对道路交通影响相对较小,能够减少交通堵塞的情况,有效地降低了汽车尾气排放。”
经测算统计,通过应用该技术,江西交工海通公司在2023年路面养护工程中减少碳排放90%以上,有效助力道路绿色低碳养护,保护绿水青山多彩之美。
“厂拌冷热再生”:实现“变废为宝”
“十四五”期间,结合温沙高速大修项目,江西交工海通公司在高速公路路面全结构层应用厂拌冷再生、厂拌热再生技术,累计实施规模达19万方。同时,进一步加强路面旧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的深度研发与推广应用,开展高掺配比厂拌热再生的研究和应用,提升路面旧材料的循环利用水平,推动高速公路大中修产生的路面旧材料的高质高效再利用。“过去没多大用处的铣铇旧料,如今能够循环再利用。”温沙大修项目经理罗雄环说道。
通过回炉重造的方式,采用厂拌冷再生、厂拌热再生技术对路面进行结构性修复,在减缓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发展的同时,实现了30%至40%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成功解决了养护铣刨所产生海量固废的消纳问题,有效减轻固废存储压力,实现降低集料、沥青进口等需求,减少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微表处”:提升道路养护效能
微表处是一种预防性养护方式,是公路养护中推行低碳工艺的另一个缩影。微表处施工,如同为道路穿上一层“防罩衣”,有效提高道路使用性能及路面表观效果,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同时施工时无粉尘、无噪音污染、无废水外排,除了摊铺车、通勤车、运料车、交通安全维护车等车辆发动行驶排放尾气之外,不需要碾压,自然成型,整个过程真正实现了减少碳排放。江西交工海通公司应用此项技术为黝黑的沥青路涂上了低碳环保的“绿色”。
同时,江西交工海通公司新材料研发中心还陆续研发出“微表处专用改性乳化沥青、不粘轮乳化沥青、超粘磨耗层、沥青冷补料”等多种产品,均兼具环保和实用的优点,已运用在吉安东管理中心、南昌西管理中心等2023年路面专项超薄罩面工程施工中。一项项低碳技术的应用,让“尘土飞扬”的场景成为过去,引领绿色交通发展潮流。
“PRE涂料”: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近期,江西交工海通公司新材料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PRE高性能元金属涂料也正式投产,PRE涂料具有高抗裂性能、高防水、高自洁耐污性、高防霉性等技术优势,适用于高速公路护栏、墙体等,具有无毒、无味、无VOC释放、无污染、无三废的“五无”特点,有效地降低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减少了废气排放和放射性污染。而且,整个生产过程将实现半自动化,2.5小时即可完成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廖爱珍、熊美智子)
原文链接:http://jt.jiangxi.gov.cn/art/2023/11/3/art_32668_46446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