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县坚持“五共”原则 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
来源: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发布时间:2023-12-17 作者:佚名
近年来,安远县对标“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将城乡客运、农村货运、邮政快递融合发展作为全国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创建和全国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建设的抓手,率先在全市开展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以“共议、共建、共营、共通、共享”为原则,全力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释放乡村发展新动能。
机制共议,“各司其职”变“同向发力”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制定工作方案。印发《安远县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方案》,成立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将客货邮融合发展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形成齐抓共管格局。二是强化部门协同,确立议事机制。建立由交通运输局牵头,以邮政、供销、农业农村、相关乡镇、客运企业、快递企业为主体的协调会议机制。成立安远汇达运输有限公司,整合本县地区圆通、中通、韵达、申通、百世、顺丰、极兔等7个快递品牌,并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形成建设合力。三是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政策保障。及时协调解决客货邮融合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并对客运企业运营费用和客车升级的费用进行专项补贴,通过政策保障试点推进。
设施共建,“一边闲站”变“一体同创”
打造以县级物流快递分拨中心为核心、乡(镇)物流配送站为支撑、村级物流服务点为基础的“1+18+152”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一方面,投资3亿元,在县城建设占地258亩、建筑面积15.8万㎡的电商物流产业园,建成集电商快递物流园、智能分拣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大数据中心、5G直播大厦、数字产业园等配套设施于一体的县级智慧物流总仓,每小时可以分拣快递1.5万件。另一方面,通过盘活汽车站、邮政所、供销合作社、村委会等存量资产,建设18个乡镇物流配送站和152个村级物流服务点,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快递进村”全覆盖,实现了建制村直接通邮比例达到100%、乡镇快递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建制村通快递比例达到100%。
线路共营,“道阻且长”变“阡陌纵横”
加速客货邮运力资源融合,畅通县乡客货邮微循环。一是按照“交邮融合、客货同网”的思路,开通了蔡坊、高云山、车头、新龙、欣山、凤山、三百山等7条融合线路,配备7辆客货邮专车,融合“智运快线+无人机+客货邮车+货车+电动三轮车”五种运力,实现全县运力资源互用互补。二是探索“站点融合、企业分拣、车站交接、客车代运、邮政代投”的模式,完善服务管理标准,形成了“邮政快递公司打包封口→邮政快递公司到汽车站与客运公司交接→客运公司与乡镇邮政所交接→乡镇邮政所负责派件”的工作流程,明确时效要求、安全验视等具体办法,确保规范高效。三是针对快递量少的乡镇,开通定时、定点、定线客运班车配送服务,实现农村公交专线投递,带动城乡公交可持续运行,推动配送服务提质增效。
信息共通,“供需天堑”变“一网通途”
深化智能信息化应用,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一是投资约1200万元建设县域级智慧交通综合应用平台,开发“安远智慧出行”微信小程序,设置轻量化的客货邮服务专栏,可一键查询客货邮线路、网点和快递信息,持续加强对客货邮运行情况的跟踪监管。二是稳步推动各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物流信息接收终端、条码识别扫描等系统设备更新改造,确保客运、物流、邮政、快递运输信息全程可知、过程可溯、安全可靠。三是依托多个数字平台集成旅游服务、出行购票、电商产品展示等多功能端口,通过客货邮融合有效带动电商、旅游等产业发展,实现“交通+周边行业”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成果共享,“自得其乐”变“众皆乐乐”
通过客货邮融合发展,安远县正逐渐将“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从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快递进村更容易,刺激了村民消费,邮件量陡增长,以高云山和蔡坊两个乡镇为例,2023年10月派送邮件量同比增长超7倍,且未出现损坏、遗失的问题。物流成本更便宜,通过“共同分拣、共同配送”自动化智能配送模式,每单快递的分拣、配送成本分别降低0.08元、0.1元左右。得益于路网高效便捷和物流体系完善,全县旅游产业高效发展,新增脐橙、蔬菜等产业基地50多个,特色产业近10万亩,每年有5000余万斤农特产品插上“电商翅膀”飞出大山,电商从业者超过2万人,县域商品年网络交易额突破2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王菁菁、郑永汀)
原文链接:http://jt.jiangxi.gov.cn/art/2023/11/27/art_32668_46927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