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吉安市全域推进农村路网畅通工程 畅通乡村振兴“快车道”

来源: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发布时间:2023-12-17 作者:佚名

  吉安市交通运输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需求,在主题教育中将“推进农村路网畅通工程”进展偏慢问题纳入整改整治工作重要内容,作为改善农村出行条件、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有力举措,引领带动全市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井冈山市,实施路衍经济新模式—红色研学经济,今年成功承办了交通运输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现场会;新干县率先在全国实施“路长制”;安福县、泰和县的客货运融合发展等模式纳入全国示范案例,为全国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参照的成功经验。

  一是坚持全要素抓保障,打好主动仗。坚持市县联动、协同作战,在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全方位保障,特别是针对资金筹集困难的问题,建立了以公共财政分级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资金筹措机制,缓解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难的问题。如,县、乡、村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经费标准每年每公里提高了3倍以上。对国家级示范县、省级示范县,市财政分别一次性奖励200万元、1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养护。据统计,2021-2022年,全市各级地方政府共筹集资金20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二是坚持全方位抓建设,打好提升仗。针对全市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农村公路效益发挥不明显的问题,我市坚持补齐短板,创新思路,着力实施农村公路提质增效工程。今年以来农村公路完成投资33.3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39%,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实施“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新模式,建设了一批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公路与产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如泰和县的“农村公路+特色农业”模式,井冈山市的路衍经济新模式—红色研学经济,将旅游景区、产业基地有机衔接,帮助村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三是坚持全过程抓管养,打好改革仗。针对项目进度滞后、建设内容不实、管养水平不高等问题,我市严格落实“三个确保”质量监管原则,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监督覆盖率达100%,并建立了农村公路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制度,从投标、建设、施工、交竣工等环节全程实时监督记录并进行评价打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从根源上得到了有效提升。在抓好质量提升的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新模式,取得较好成效。如井冈山市试行的路衍经济反哺农村公路养护模式、安福县试行的沿线贫困户家庭承接养护模式。新干县率先实行的“路长制”管理机制,带动全市实行“一路一路长”管理,已配有3600名各级路长,在全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四是坚持全覆盖抓运营,打好效益仗。开展镇村公交试点工作,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的方式,提高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能力,增购新能源农村客源班车142辆,镇村公交较农村客运票价平均降低15%以上,完成改造城乡公交线路133条,其中以县城为中心的乡镇与村城乡公交线路81条,覆盖106个乡镇,1405个行政村,受惠群众近250万余人。科学增加农村客运班线营运线路,扩大农村客运的覆盖和服务范围。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客运枢纽站2个,一、二级客运站14个,农村客运站118个,农村候车亭3812个,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17个。

  


原文链接:http://jt.jiangxi.gov.cn/art/2023/12/7/art_32668_47051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