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山东】平度战“疫”小分队构筑外防输入新屏障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3-10 作者:

  随着境外疫情形势变化,自2月24日开始,青岛市对所有入境人员,除需要隔离或留观的外,均由居住地所在区市派车接回,对在境内有居所的,居家隔离观察14天;对商务旅游等短期居住的,安排在指定宾馆住居、活动。

  2月25日,平度市驻机场工作专班成立。这个战“疫”小分队以流亭机场国际到达大厅为主战场,来自交通运输、公安、卫健、公路系统的28名工作人员科学搭配,分别成立了5个执勤组、5个护送组和1个综合保障组,细化为4个执勤时段24小时无缝衔接,逐一明确小组成员岗位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流程图,并利用工作间隙定期开展防护培训,构建起整体联动的包干机制、保障机制、清单机制。截至3月4日23时,专班共安全接管护送入平度人员147人,为平度构筑了一道外防输入的新屏障。

  王雅莉:信息登记有门道

  3月2日14:00,刚结束凌晨2:00至早上8:00值班的执勤组总负责人兼一组组长、李园卫生院王雅莉,再次出现在三组的执勤现场。“登记表是第一手资料,涵盖的信息比较多,忙活起来容易出错,但这其中也有窍门,我先给大家打个样。”王雅莉说。

  不多久,机场分流过来10名同行的旅客,王雅莉简明地做好安抚工作后,收齐大家的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并招呼大家间隔一定距离依次排开,就开始着手登记。她首先将健康申明卡中的信息对应填好,对剩余的信息再逐一向旅客问询,填完一个就立马通知护送组送上客车休息。看着王雅莉如此从容地操作,三组组长兼登记员、市交通运输局宗春暖说:“这样做,看起来就简便多了。”30分钟左右,10名乘客全部顺利上车。这时,王雅莉再开始为护送组誊写一份相同的表格,既便于属地交接,也便于相互印证。

  “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王雅莉说了,也带头做了。在她的示范下,效果立竿见影,登记工作环环紧扣。王雅莉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个正在备战高考,一个只有3岁。

  王成铖:推迟婚期全心战疫

  “明白,董哥,马上就办”“明白,王哥,马上就办”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辽宁葫芦岛的小姑娘王成铖,性格直爽、干活麻利,将东北人的干脆劲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全身心投入到战“疫”,不久前,她单方面决定将婚期推迟了。

  2月25日,得知专班成立的消息,刚下夜班的平度二院急诊科护士王成铖没做任何准备,就第一时间报名到一线。26岁的王成铖坚毅地说:“我们中国医科大学的校训就是‘政治坚定 技术优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之前就报名去支援武汉,没能选上很遗憾,这次在家门口的机会不能再错过了。”

  连日来,综合保障组组员王成铖既要协调物资供应、发放,又要利用工作间隙,为大家做隔离服穿脱、七步洗手法等防护培训,还要凌晨对接机场报送24小时内入境人数,做好建档归档工作,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更让人敬佩的是,她把爱人送给自己防护用的10副手套分给了急用的同事,用柔肩扛起了和男同志一样的责任与大爱。

  王德军:“能为抗击疫情做点事,再苦再累也值得”

  “我要去接班了,有什么要捎去现场的?”3月3日晚上19:00,虽然得知第二天就要换班去执行新任务,护送组五组组长、来自市公安局的王德军还是像往常一样,在上岗前总是先到综合保障组问问有没有需要帮忙捎带的。就这样,有事找王大哥帮忙,不自觉地已成为大家的一种习惯。就在前一天晚上,王德军才帮助把防疫物资从平度运到机场后,顾不上赶最后的饭点,先忙着与综合保障组逐项核对隔离服、口罩、酒精等物资。

  “这也不是啥大事,都是大家自己的事情。”每每综合保障组向王德军表示感谢时,黑龙江齐齐哈尔出生的东北汉子反而觉得挺不好意思。“只要能为抗击疫情做点事,再苦再累也值得。”在护送工作中,王德军还担当起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员,每接到一名旅客,他便把防疫知识告诉给大家,从如何七步洗手、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进行居家隔离……事无巨细,赢得了旅客们的广泛好评。

  任晓宁:穿上防护服,感到无比的光荣

  “愿春暖花开之时,山河无恙,人间皆安。”3月1日晚上23:30,综合保障组组员、市交通运输局的80后任晓宁在从机场回住处的路上,望着星空心中默念道,此时的他刚刚在执勤现场拍完照片。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看着微信朋友圈一个又一个医护人员、党员干部纷纷请愿上了一线的故事,自己也一次又一次接受精神的洗礼。在这场战‘疫’里,我能做点什么?”得知单位要征集防疫一线志愿者,刚刚报名参加在职研究生考试培训课程的任晓宁决定主动请缨,“疫情就是命令,战‘疫’就是使命,能在这场战‘疫’中穿上防护服我感到无比的光荣。”

  “一会儿,我要去一线服务,请理解,你在家照顾好儿子。”从单位出发时,他打开了微信视频,只匆匆与从事医护工作的妻子说了声就关闭了视频,都没来得及像往常一样逗逗凑上来的儿子。他的儿子才2岁多一点。

  在机场,任晓宁一人多岗、身兼数职,既要负责领取分发两餐,又要每天上午和下午从手写的各类登记表中甄选汇总信息,更要撰写各类文字材料、做好工作协调,并积极向专班建言献策,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工作间隙,他相机从不离手,各个环节,无一缺席。他以镜头为时间轴,每天上百张的照片,足足存储了10GB的硬盘。平度市驻机场工作专班的工作轨迹,在张张照片的串连中清晰可见。

  在这个小分队里,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每个人都恪尽职守,全力守好每一道关口。市政府办公室孙建宁、王军和市交通运输局董文青等3名联络员,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分析研判,率先从工作机制破题,快速找出了“正确答案”。即将从青岛大学毕业的大学生霍彤,担任了专班的英语翻译。工作中,他不仅深入现场,实时了解执勤组有无翻译需求,还主动要求编入综合保障组工作,协助做好物资供应、发放等“额外”工作。执勤组五组组长、市交通运输局付雪平是一位已近花甲之年的老交通、老党员,工作中不仅将“小心驶得万年船”挂在嘴边,亲自将旅客送上车与护送组人员做好交接,而且反复叮嘱大家注意自身防护,“逼着”搭档用酒精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