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老党员冲在第一线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3-10 作者:
疫情就是集结号,党员就是先锋队。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运输服务中心老党员冯学荣,像年轻人一样冲在交通卡口第一线,坚守岗位,不惧病毒,守护着百姓平安健康,为抗击疫情奉献着光和热。
带病坚守岗位 不漏一车一人
冯学荣今年55岁了,但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没有将自己当成老同志,始终以青年人的心态奋战在防疫一线。从大年初一第一次值班,到目前交通卡口撤销,他一共值了近20个班次,平均两天一班。连日的昼夜劳累,导致老毛病痛风病复发,但他一声不吭,吃上药忍着病痛继续坚持工作。
2月10日早晨五点多,接近交班时间,冯学荣发现一辆由湖南途径湖北的车。他没因一夜疲劳而简单处理,自觉加了两个多小时的班,继续联系了相关街道推送对接才放心下班。自开展防疫工作以来,类似的情况经常遇到,凭借积累的经验,细心处理好每一起。对各项指标正常、个别外省籍车辆人员回家过春节时间较长,本着负责的原则,灵活掌握,灵活处理。当场放行的留下联系方式,提前约定好及时到社区备案,下班后实时跟踪联系,直至和社区对接好才放心。既控制好疫情传播,又消除心里顾虑,以高度的责任心化解风险,不留隐患。
动脑筋重细节 让防控更规范
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之初,由于经验不足,防疫检查站的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不够流畅。于是,他用心总结,开动脑筋,制定出切实可行、高效安全的检查小流程。先由交警人员在50米开外示警引导,让车辆缓速停至测温点。然后由医护人员测温,如果是经过疫情严重地区的车辆,再由街道人员和公安人员将其引至指定位置,登记信息、核实身份。这样一来整个流程流畅高效,同时最大可能的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检测点每天过往车辆多,为杜绝交叉感染的可能,他建议卫生部门定时给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杀菌消毒。重点对车辆停放点、测温点、登记处以及办公用具等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平均每小时一次,工作人员则用酒精擦手消毒,这已经形成了每天工作程序中的固定环节。
检查站需要登记的表格较多,一本一本的放在登记桌上,查找起来很不方便。他就将资料分门别类的放到档案盒里,贴上标签,整齐的放到档案橱里,查找起来一目了然。
他的这些建议都让防疫工作更加细化规范,他把自己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工作经验应用在防疫工作中,让年龄的劣势变成了优势。
耐心热情服务好每位车主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会遇到许多预料不到的复杂情况。这就需要一线人员提高警惕,同时还要注意工作方法,在杜绝疫情输入的时候避免矛盾发生。他提醒同志们,防疫不是执法,在检查登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气,不能生硬强硬。如果对方有抵触情绪,还要耐心化解,避免矛盾的产生。
2月9日夜间十二点左右,已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一辆江西九江牌照车辆出现在收费口。经查验车上有三人,体温均正常,没有经过湖北史。按照规定,该车登记后就放行了。但是冯学荣想到江西与湖北毗邻,还是放心不下,就马上通过百度地图进行了搜索。发现九江与湖北仅一江之隔,这立刻引起了警觉,认为应该重新处理,绝不能马虎。冯学荣当即联系上车主,再次劝说返回。
车主返回后,非常抵触不满。冯学荣耐心讲解全国防控防疫形势,让他理解支持,避免矛盾产生。稳定住人员情绪后,第一时间向带班领导作了汇报,由所属街道派专人专车来对接。在联系所属街道等待过程中,又冷又累的车主几次询问什么时候才能走,出现了急躁情绪。冯学荣送上热水,用耐心和关爱,让江西朋友心里感到阵阵暖意,直到凌晨三点半推送至相关街道,没有因此发生矛盾。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春节中,新区交通人用实际行动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防线,用责任与担当诠释交通人的初心和使命,践行交通人的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