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机场做援鄂医疗队“坚实”的护航人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3-03 作者:
“向四川省援鄂医疗队全体队员致以崇高敬意!”这是四川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成都机场”)贵宾服务中心C区LED屏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一段文字。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从1月25日开始,先后已经有数批来自四川的援鄂医疗队在成都机场集结,飞往武汉。为了保障好援鄂医疗队,打好防疫阻击战,成都机场高度重视、全力部署,将此项运输任务作为“ 最优先级” 进行保障,提供贵宾中心给医疗队使用,从1月20号开始,就一次次梳理各项保障流程、制定保障方案,还积极协调各单位分工协作,在保障医疗队的过程中,高效率、零差错完成保障任务。
截至3月2日,成都机场共保障四川援湖北医疗队包机共11批17架次,运送医护人员1647人次,医疗物资81010公斤。其中保障军航2批3架次,运送医护人员287人次,医疗物资26000公斤;保障民航9批14架次,运送医护人员1360人次,运送医疗物资55010公斤。
各单位联动配合 领导现场指挥协调
汪健是成都机场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采访的时候,他掰着手指头对记者说:“保障医疗队出征跟平时保障旅客出行不同,这次成都机场能在短时间内每一次都顺利完成保障任务,我认为有三个关键词可以概括我们的工作,一是全力以赴,各层级领导都冲锋在前;二是各单位各部门联合保障,协同配合;三是保障流程科学,机制完善。”
记者采访得知,在保障援鄂医疗队的过程中,成都机场从上至下都非常重视。每次接到医疗队保障任务时,四川机场集团、成都机场股份公司主要领导都会亲自来到现场指挥,遇见问题现场就协调解决。机场的指挥中心、安检站、贵宾中心、医救中心、安保部、党工部、工会等部门和单位,在保障医疗队的过程中,都尽可能供应最好的服务和资源,以最优化的措施来提供保障。汪健特意对记者说:“我们每保障完一批医疗队次后,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总结经验,为下一次能保障的更好创造条件,不仅如此,在为后面的每一支医疗队提供服务的时候,我们都跟第一次执行任务一样,激情饱满极其重视。”
除了成都机场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的全力以赴,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各大承运的航空公司也为保障医疗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原来,医疗队的出行,医护人员所携带的行李和物资跟普通旅客很不一样。由于医疗队的医务人员所携带的酒精、消毒液、自热食品等按照日常航班运行要求,属于危险品或者禁止携带的物品,但考虑到医疗队到武汉后的实际情况,在民航西南管理局的同意与航空公司的配合下,这次医疗队乘坐的包机保障,都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尽最大可能满足医疗队的需求。
“他们是去前线打仗的,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做好后勤保障”
“时间紧、变化快、安全压力大”是成都机场贵宾中心党委书记夏静对这项保障任务最大的感受,她告诉记者:“每次我们从接到任务通知到航班起飞,时间基本都不足24小时,好几批都是早上通知,下午就要出发。人员名单、行李和物资的数据,也基本都是医疗队到机场后才能最终敲定。”
夏静告诉记者,有的医疗队医护人员只有5个人,但却携带了近百件物资,包括呼吸机,人工肺等重大医疗器械与成箱的药物。听说四川某地的一家医院,全院只有一台人工肺,也拿到了驰援武汉的救援工作中,可以说是将当地最核心的医疗资源都搬去了武汉。
面对这样的一群医务人员和他们所携带的医疗物资,安全检查站在接到保障任务后,第一时间抽调全旅检部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强的员工组成保障小组,提前赶到保障区域同成都机场贵宾中心和航司的工作人员确认医疗队人员名单和相关过检事宜,按照要求组织好通道勤务,确保保障工作万无一失。
医疗救援队大量的行李物品需要搬运,成都机场安保部部结合实际,成立以巡防中队为主要力量的应急救援保障队伍,负责24小时为四川援鄂医疗队搬运物资。每次搬运结束后,中队队员们都汗流浃背、疲惫不已,但他们的心里却为能帮助到医疗队顺利出征而倍感荣幸和自豪。
成都贵宾中心贵宾一部主管助理喻茜对记者说:“帮助援鄂医疗队员整理托运行李、打包各项医疗物资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细心和耐心,因为我们保障的每个航班基本都有几百上千件的行李,其中还涉及到贵重医疗仪器、易燃医疗用品等,这些行李的包装规范,都需要我们一一去指导帮助。”在现场,工作人员准备了很多打包胶带、剪刀等必要工具,还协助医疗队在他们的物品上贴标签做特殊的符号标记。这一系列工作看似简单,从任务受领做准备到全部保障完成,通常需要7个小时甚至更久。在现场,许多工作人员的嗓子都是嘶哑的,因为他们需要不断地跟分批次到来的医疗队耐心做现场引导服务。即便这样,没有一个人有怨言。用夏静的话说:“医疗队是要上前线打仗的,而我们只是做后勤工作的,理所应当全心全意为他们提供亲人式的服务和最安全的保障。”
送你们出征 更盼望你们平安归来
在成都机场,医疗队集结出发的贵宾C区旁就是机组进场必经的东5道口,不少机组成员下车过安检时看见集结的医疗队,都会情不自禁地大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给即将出征的医疗队员们加油打气。这些加油声不见得多么整齐,却饱含着民航人对抗疫“逆行者”的祝福。在成都机场,每一名参与保障的员工,有的人虽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们用最积极的行动、最好的精神状态为医疗队提供真情服务,给予机场人最特别的鼓励。
安全检查站旅检三科吕文是第一批加入到援鄂医疗保障工作中的一员,在行李检查中,他发现很多医疗队员带了成人纸尿裤、速效救心丸等,想到身先士卒的最美“逆行者”宁可自己难受,也不愿意浪费有限资源,吕文从心底升起一股由衷的敬意。
有相同感受的还有安保部巡防中队队员李佳,在保障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征现场,李佳看到一位40多岁的医生因着急提醒同伴带好行李,摔倒在湿滑的地面上,手半天没有缓过来。“要是在这个时候受了伤影响出征,那真是一辈子都过不去的坎儿。”听到医生自责的话语,李佳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感受到了身为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喻茜的老家在巴中,当她看到从巴中赶来的援鄂医疗救援队时,内心感到亲切又自豪。送他们“出征”的时候,喻茜提出想和老乡们来一张合影,大家欣然接受,其中一位医生打趣地说“可惜就是大家都戴了口罩看不清脸。”喻茜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和他们约定:“待春来时,等你们从武汉平安归来,我们还在这里接你们,一定要摘下口罩再拍一张!”(《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郝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