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省厅全面加强道路运输领域无障碍环境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29 作者:

   无障碍环境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患者、孕妇和儿童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省道路运输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出行服务适老化水平和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无障碍交通运输服务的“硬设施”和“软服务”持续优化,老年人、残疾人及特殊人群出行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是不断打造无障碍出行硬环境。指导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无障碍交通基础设施改造纳入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全省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公共汽车首末站等无障碍通道和服务设施。“十三五”期间,全省汽车客运站不断新建和改造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洗手间等服务设施;设置了特殊人群优先售票窗口、优先候车室(专区),并配备轮椅、拐杖等残疾人、老年人出行辅助器具;全省积极推进公交车更新改造,更新的新能源公交汽车采用的都是准低地板和低地板公交车辆,其中后车门均实现一级踏步。部分低地板车型安装了辅助残疾人上下车翻转踏板,在轮椅停靠区装有防撞软垫和安全带,在后车门外侧装有轮椅图样的警铃按钮,更加方便残疾和老年乘客上下公交车。
二是不断优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措施。全省营运的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内均设置特殊人群出行优先标志,具备条件的汽车客运站为残疾人、老年人等人群提供出行帮助和信息咨询、扫健康码等出行服务。同时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提供优先进站服务;公交车都设立了不低于座席数10%的“老幼病残孕”专座。全省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基本实现语音播报、LED电子屏显示到站信息提示功能,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乘客提供公交出行信息服务;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配置重点旅客候车室,标准化的母婴专用候车室并配备婴儿床、沙发、整理台、地垫等相应的母婴设施;自2010年开展残疾人驾驶汽车培训工作,省厅指导有意愿的驾培机构改装教练车、加装手动制动装置,全省现有两家残疾人驾驶员培训机构,能够满足残疾人驾驶培训的需求。
三是不断提升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截至2020年底,全省有两个市州开通了电话约车服务。西宁市于2008年启用96360电话约车服务平台,向西宁市区投放了150辆电召出租车,其中30辆为无障碍设施车辆,可以全天候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无障碍乘车服务。黄南州于2020年12月启用了95128电话约车服务平台,全州4个县级城市依托现有巡游出租汽车开展电话约车服务;全省各主要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均组建了品牌车队,开展优先接送老年人、残疾人乘车,前往敬老院慰问等多种活动,通过品牌车队带动引领作用,营造了出租汽车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的良好行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