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吉康改扩建C2标项目部“三个聚焦”倾心为民办实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12 作者:
江西交工吉康改扩建C2标段位于吉安市遂川县碧洲镇珠湖村、巾石乡境内。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C2标项目部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需求,坚持“三个聚焦”,研究制定项目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任务清单,推出一系列举措,确保办实事活动落在实处、做出实效,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乡民经济促发展
“受疫情影响,外出打工不方便,谢谢你们让我有机会在本地务工,每月收入可达到四五千,还能够陪伴在家人身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村里很多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受阻。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难题,C2标项目部积极与各劳务队伍沟通协调,优先吸纳珠湖村当地农民工就业。村民曾昭武一家四口,原先老两口在家务农,两个孩子在外地务工,长期分隔两地,生活上有诸多不便。C2标入驻后,他们分别在项目部后勤岗、施工队伍中谋得了一份工作,不仅提升了收入水平,还大大增加了家庭幸福感。据统计,吉康C2标项目部吸纳务工就业,全村共解决农民工就业50余人。
“务农的收入要负担三个孩子的学费实在是有些困难了,现在把店开在家门口有多了一份收入,谢谢你们的到来。”村民龚圆华拉着项目人员的手说道。珠湖村环境相对封闭,流动人口少,村里人大都以务农为生,收入有限。龚圆华家中有三个小孩,都在镇上读书,仅靠他务农的收入有些吃紧。项目部入驻后,3个施工队伍203人员在此常住,他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和村民傅腾福一同在家门口开了一个小超市和农家乐,凭着出色的厨艺和开朗的性格很快就和施工人员打成一片,生意日渐红火起来,两家店一个月营业额可达三万余元,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的生活水平。如今他准备把在外地的弟弟叫回来一同经营,将农家乐品牌做好,等到项目完工后农家乐可以吸引过司乘,真正将生意做长久。
聚焦民生热点解难题
“这条路之前才3.5米宽,有时候对面来了车,都不知道咋办,总不能往田里开吧,感谢你们,让门前的路更加宽畅。”珠湖村村民如是说。珠湖村村道狭窄却又是几个村民小组的主要出入通道,道路路面年久失修,坑洼不平,存在交通隐患。C2标项目部积极与村委会相关人员沟通协调,并组织施工人员机械,修复原有村道,将排上特大桥施工便道与珠湖村村道相结合,使得原有3.5米宽的村道扩建至六米,与之前坑洼不平的路面相比如今的路况已明显改善。据悉,村道路升级改造于今年4月8日开始动工,全长2500余米,极大改善沿线村民出行的问题。
“这条路是村里的主路,来往车辆多,扬尘问题一直困扰我们,你们的洒水设备来的太及时了。”村民傅景竹的家坐落在公路边,每天途经的装载着砂石的大货车数量很多。砂石因颠簸撒落在路面上,经过车轮碾压,沿途已形成大大小小的坑槽。货车驶过时,车尾卷起大片灰尘,途经此处私家车表面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路过的行人只能捂住口鼻。了解到该现象后,项目部调动2台洒水车对该区域进行定时洒水降尘,同时购置1辆扫路机对周边道路进行循环清扫,为当地修建排水渠,并定期对道路进行洒水。通过一系列举措营造出整洁干净的乡村公路。
聚焦志愿服务践初心
“谢谢哥哥姐姐给我们送来新文具,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遂川县碧洲镇珠湖小学仅仅只有14名学生,全部是留守儿童,家庭条件较差。在了解到他们的学习用品匮乏后,项目部采购了全套学习用具及体育用品送到珠湖小学的学生们手中,并开展志愿服务,教唱《歌唱小二放牛郎》,为他们讲述背后的红色故事,增强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向他们传递了信念、信心和信仰,激发他们的爱党、爱国热情。
“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有你们常来帮助我干农活,就像孩子在我身边一样。”郭桃英老人眼含热泪说道。老人已是耄耋之年,有一儿一女双双在外地务工,家中只有老人忙里忙外,很是不便。项目部人员在得知到老人的情况后,经常组织志愿者帮她收割、除草、翻地,关心她的生活情况,在老人的手机里设置了项目部小刘的快捷通话,方便老人能够随时找到志愿者。志愿者们不仅给予了郭奶奶物质上的资助,更重要是给予他们心灵的温暖与精神的抚慰,志愿者们表示,关爱孤寡老人更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以爱心传递温暖,以真心表达情谊,使老人们真正的感受到志愿者们的关爱,让老人们的晚年不再孤独。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江西交工吉康改扩建C2标项目部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立足实际、服务群众的务实举措,让当地村民们切实感受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及实效。项目部将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为民情怀,做到建设一方道路,体怀一方百姓,温暖一方人心,不断把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涂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