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传承红色基因——记省厅早期几位厅长的红色革命经历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7-21 作者: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我在学习中共党史过程中,查阅及收集了我厅早期几位厅长革命经历的一些资料,拜读后仰慕及崇敬之心不禁油然而生。为了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老一辈革命者的红色基因,将其主要经历和事迹记录如下。

  杨文清:(1887-1950),1950年8月,被任命为云南省人民政府交通厅厅长,是新中国我省第一任交通厅长。

  杨文清字镜涵,祥云县下江场邑人。杨家世代清贫,但杨文清自幼聪慧好学,得云南驿文人李敏斋识拔,让杨文清免费入其私塾就读,杨文清学习刻苦,每次应试,皆为全班学生之冠。

  1930年后,在龙云支持下,杨文清出任云南公路总局会办,受龙云之托,负责协助其修建滇缅公路,以开辟抗日国际通道。杨文清受命以后,全身心投入修路工程,很少回家,常年奔走于公路沿线,动员各州县组织民工抢修。为了解决建桥所需的钢材及资金问题,他亲率技术人员前往缅甸,奔走仰光、腊戍之间,发动滇西著名旅缅华侨梁金山先生及华侨商号鸿盛祥、永茂和等为建桥集资。滇缅公路得以短时间建成通车,杨文清有很大的贡献。

  1939年,云南省公路管理局成立,杨文清升任局长,在他的主持下,云南开始大规模建设省内主干道,使一直以来交通闭塞的云南,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公路交通线。

  杨文清为云南解放所做的突出贡献是,1949年12月9日,卢汉向全国发出《云南起义通电》,宣布云南正式起义。这篇著名的《云南起义通电》就是卢汉的得力助手杨文清撰写而成的。杨文清深得卢汉器重,帮助其处理要务,是卢汉不可多得的一个助手。杨文清聪明过人、头脑冷静,帮助卢汉出谋划策,成功度过各种难关。当时,杨文清还举荐地下党员杨青田、吴少默到卢汉身边工作。三人每周轮流到卢公馆为卢汉分析局势,坚定卢汉反蒋起义的信心。云南著名“九九”整肃反动事件后,杨文清还联合云南士绅,前去向李宗仁请愿,以释放被关押的革命人士。杨文清在李根源的帮助下,终于使云南一大批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免遭杀害。

  1949年11月,云南起义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为集中精力做好部署,卢汉称病告假,由杨文清代理省主席,详报起义计划。12月9日晚,卢汉将杨文清撰写的《云南起义通电》向全国进行通电,宣布云南起义。

  1950年3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杨文清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同年8月兼任交通厅厅长。

  1950年10月14日,杨文清病逝于昆明。周恩来总理特来电吊唁,赞曰:“杨副主席参赞云南起义,勋劳卓著。”卢汉赠挽联,上写:“革命君能尊正义,论交我不负初心。”

  杨德讲:1952年9月从军队正师级职务调任云南省交通厅厅长,党组书记。1961年初调任昆明铁路局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他是交通厅任职时间较长的厅长;由于前任厅长杨文清并未到任(1950年至1952年期间均由马逸飞、浦光宗二位副厅长主持厅工作),因此,杨德讲应是云南省交通厅首任厅长。

  杨德讲(1913—2001 )河南省新县新集镇董店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光山警卫团(后改为红十师二十八团、红七十三师三一八团)战士、班长、排长、连长,红三十一军军直属队迫击炮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十一军政治部军直属队党总支书记。在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随红军第四方面军参加过苏家埠、七里坪战役。

  1931年随红四方面军南下蕲春、黄梅、广济战斗。打英山、下罗田、蕲水(今浠水)战蕲春、漕河、取广济、黄梅。洗马畈激战,参与黄安战役。

  1933年10月下旬随红军取得宣(汉)达县战役胜利之后,夺取开江、开县,参与10个月的反“六路围攻”作战后,在随红四方面军参加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两次爬雪山过草地。长征中参加过子午镇战斗。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支队政治部组织科长,太行平汉游击总队政治委员、党委书记,新十旅三十团二营教导员,太行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兼军法主任。

  1937年随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编入八路军129师,在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的带领下奔赴抗日前线,参加了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战斗,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平汉铁路总破击战、“百团大战”,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供给部政治委员,六纵队十六旅四十八团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二野三兵团十二军随营学校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十二军后勤部政治委员,兼军直党委书记。参加过淮海、双塔集、晋太、老河口、襄阳等著名战役。参与进军解放大西南的成都、重庆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二野三兵团、川东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川东行署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行署税务局长兼专卖局局长,行署民政厅副厅长、党组书记,行署党组成员、四川省财政厅厅长。云南省交通厅厅长、党组书记,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昆明铁路局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云南省工办主任、党委书记,云南省交通局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中共云南省委工交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云南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是中共云南省第一、二届、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林超:1961年2月任云南省交通厅厅长、党组书记。后曾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林超(1915—1991)郓城县南赵楼乡袁庄村人。1933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乡村师范。1937年6月回到家乡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中共郓城中心县委军事部长,郓城县人民政府党小组成员,财政科长,鲁西区党委第二地委武装科长,独立营教导员,鲁西军分区后勤处长,第八军分区六团后勤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人民解放军十六军政治部团职总务科长、民运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贵阳市人民法院院长,中共贵阳市委委员、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共个旧市委副书记,云南省交通厅厅长、党组书记。1978年,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

  冯仪:1980年2月任云南省交通厅厅长、党组书记。

  冯仪(1914—2008)安徽六安人。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加入工农红军,1931年入党,历任红四方面军十二师手枪队长、指导员,手枪营营长,关中独立营营长,延安抗大一大队九中队中队长,冀鲁豫边区十九团副团长,鲁西南军分区定曹支队参谋长,第五军(鲁西南)分区十四团副团长,分区参谋主任,十一纵队一旅一团团长,二野十七军一旅一团团长。

  新中国成立后,冯仪历任西南军政大学三总队三团团长,西南第二高级步校五大队副大队长,西南交通部第三施工局、第六工程局、云南省公路工程局局长、党委书记,云南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1983年5月,任云南省政协常委。1985年离休,1993年享受副省级单项待遇。

  冯仪厅长离任后,继任的几位厅长是:葛维新(1983年5月);杨弼亮(1985年6月);李裕光(1998年2月)等。

下一篇:云与山